《小人国》观后感11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人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人国》观后感1纪实电影《小人国》,看过之后给我的触动很大。在巴学园里孩子们不受教师的约束,不用受课堂的管制,能够自由发挥尽情玩乐。异常是大李教师对孩子的宽容、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一天孩子们放学后都不想回家,巴学园给了孩子们欢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结合我们那里的情景,有许多事就做不到。安全抓的这么紧,教师的视线从不离开孩子,总是怕他们磕着碰着没法向家长交代。一天下来,只要能把每个孩子平平安安的送到家长手里,悬着的心才能放下。印象最深地是孩子们在玩沙土、在雪地里爬,他们脏不脏,没有教师去说:“这不行,太脏了。”我们不能看着孩子把衣服弄脏,教育理念与他们有差距,再说我们班里孩子多,真让他们自由发挥,肯定会闯祸,这点我们无法借鉴。
大李教师处理问题的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是小女孩辰辰,她可爱、腼腆、专一、执着,每一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后,都会耐心地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当看到南德来园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她等待好朋友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尊重她的想法的,并且还会陪她一齐等南德,这不仅仅证明了幼儿很珍惜自我的好朋友,也说明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多么的重要,使他们喜欢上幼园。
第二是小男孩池亦洋,他在班里总是会欺负人、骂人、打人、不懂礼貌、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可是应对这样的问题幼儿,教师并没有发脾气,也从没有放弃过他,而是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在哪些方面是不对的,应当如何去做,教师不仅仅没有厌烦他,还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比如说他会像大哥哥一样带着小朋友们一齐玩;他也会像小教师一样为小朋友们处理矛盾。并且教师还从他的身上看见了小男子汉的身影,最终变成了教师的小帮手,对池亦洋来说遇到这样的教师,是他的福气。这些过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些弱点就确定一个孩子是好是坏,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有方法。
第三是可爱的机灵鬼锡坤,他十分爱探索,用小朋友的鞋、玩具、球来填饱垃圾桶的肚子,看看它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他还会把游戏室弄得一片狼藉,但教师尽情的让他探索,捣乱,大李教师说,这叫探索空间,让他从生活中探索学习。看到那里使我明白了幼儿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用更趣味的游戏方法去教育孩子应当对自我所做的事情负责。
再就是大李教师对孩子们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不论是对淘气的孩子,还是对听话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情时,她总是会蹲下耐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告诉他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应当怎样做。可是她的这种耐心教导并不等于放纵,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她也会严格要求孩子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增强了幼儿的职责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小人国》观后感2《小人国》就是一部关于儿童的生活戏剧——发生在真实儿童里的真实故事,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陌生又真实的儿童世界,其中的许多镜头都让我感觉似曾相识。透过此次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下方就谈谈我自我的一点不够成熟的体会。
一.教师扮演的主角
此刻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仍然就是教师们把自我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就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表演者;而幼儿则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只能当听众、观众,一切都要耳提面命。当然我也一样,总就是期望孩子能完全的听从我的安排,按照我说的做,一旦发现孩子没有听我的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阻止了再说。虽说了解我们就应以孩子为中心,教师应处于引导的地位,但就是做起来的时候这一切就会抛到脑后了。但就是,在巴学园里我看到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超出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让我看到了好朋友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调皮、霸道的孩子对于我自我来说就是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还真没那么多的耐性去对待,但就是看到李老师对池亦洋不厌其烦的进行教导,不断的让他明白自我的行为已经造成的后果,而不就是笼统的对他的行为进行指责。
我们只就是他们生活的一个参与者,对于他们的活动我们要充当的就是合作者,不就是干预者。他们犯错了,我们就应就是让他们自我了解自我行为对错与否的引导者。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就应确立好自我的主角,把握好自我与幼儿的关系,把自我看作幼儿良好的合作者与协作者,用爱去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到教师就是他们中的成员而不就是约束限制他们的成人。我们就应时刻调整自我的情绪,始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主的活动环境。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要多与幼儿交谈,一齐玩,鼓励幼儿表达自我的意见和想法,建立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
二.孩子就是脚,教育就是鞋
在巴学园的校车上有这么一句标语“孩子就是脚,教育就是鞋”。这句话其实在我理解就就是:不管你用多么完美的教育观念,如果孩子们不适应你所使用的教育方法,那就就是一句空话,甚至就是阻碍他们发展的废话,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问题孩子将问题抛给我们,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将这样的一个球再次传到他们那去,就要思考“力度的大小”不能伤着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智慧和一颗充满爱的心。
透过观看此部影片,我学到了很多,电影中的许多片段,零零碎碎却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明白,以我此刻的教育经历可能并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感想,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下一次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人国》观后感3今天中午,园里组织老师一起观看纪录片《小人国》。让我感触颇深,学到了很多。
在看《小人国》的过程中,我至始至终都抱着一种认真的态度,我知道,这不是一部电影,不需要我用去娱乐的眼光去看,她是一部真实纪录幼儿内心世界的纪录电影。在面对他时,不但需要我用眼睛去看,更需要我用心去看去感受去体会,因为她为我揭示了一个熟悉真实的儿童王国,为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孩子们的世界,让我可以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孩子的生活和内心。
巴学园的特色就是承认孩子的独特性,无处不体现着“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那个有着被阳光过多亲昵的健康肤色,满身都散发着活力和躁动的池亦扬,加上个子大,力气大,入学没几天就被许多家长强烈要求开除。他满身的暴力倾向很容易伤害到别的孩子。但大李老师认为池亦扬身上也有闪光点,他为男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男性的榜样,而且他在不断进步,耐心的对待,反思角的面壁静思,这个孩子确实在进步。他与身俱来的威壮让他无人封地自然而成孩子王,他还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纠纷,主持正义,还带领大家举行升旗仪式。
两岁的锡坤 ……此处隐藏6004个字……还带领大家举行升旗仪式。
两岁的锡坤对垃圾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幼儿园的各种玩具和鞋子都塞进垃圾桶,要看一看这桶到底有多大,能装进去多少东西。教师发现锡坤的秘密时,只是微笑着耐心地把东西从垃圾桶里收起归位。两岁的孩子正处于空间敏感期------锡坤很快又发现了更好玩的东西-----他用脚蹬着幼儿园的柜子往上爬-----想用自我的身体探索一下柜子有多高又把柜子里的东西都扒出来搞到地上,再故意把柜子弄倒-----奇怪这东西怎样能站着想尝试一下怎样把站着的东西放倒抑或探索自我的身体和空间中的其他物体的关系最终,他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事情-----把篮里的东西全部倒到地上,再踩着满地跑。大李教师静静地看着他玩,等他玩够了,再教他把地上的东西收起来归位。
辰辰对好朋友南德的等待从夏天一向到冬天,下雪天冷或者有时南德不来幼儿园也从不间断,她不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玩。有时候教师会陪着辰辰一齐在门口等南德,那份静静的陪伴感觉真是温暖。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家庭同一所学校走出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带着不一样的个性,不一样的血质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两千多年前,孔子老圣人就说过:教育要因材施教。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不管中外-----都倾向于批量生产儿童-----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师,同样的体制,对每个孩子同样的期望-----期待着批量生产出同样的优秀人才!刚好搞反-----学校和教育体制是脚,孩子是鞋,你适应得了就能立于潮头成为弄潮儿,适应不了就只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怪自我命运不济。本来理所应当的因材施教变得那么不现实----即使在今日私立学校林立,也很难让每个孩子享受到为自我量身订做的教育之鞋-----要不李跃儿的巴园学干嘛会那么火,那么令人向往------因材施教。
《小人国》观后感10《小人国》顾名思义就是属于孩子们的世界,我们在小人国里能够观察到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和成长,该片用镜头记录幼儿园里每个孩子的变化过程,从早上入园开始,包括孩子们的活动过程。
这部纪录片主要是讲述了几个孩子之间的故事,期间记录了一个小女孩,名字叫辰辰,她每一天来到幼儿园后都不进屋,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感觉到很纳闷,不明白她在等谁,直到之后,教师才明白她在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南德。
辰辰每一天都来得很早,可是南德每一天都来得异常晚,等待成了辰辰每一天的必修课。
等待南德来后的两人,一齐到娃娃家选择工作,不参与别人的活动,辰辰的等待从夏天一向到冬天,从来没有间断过,哪怕南德没有来幼儿园,辰辰也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不和其他小朋友一齐工作,有时候教师也会陪着辰辰一齐在门口等······
这就是孩子,成人的等待时间远远比不上一个孩子,可见孩子之间的感情,换作成人,这样的等待谈何容易,有些人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发脾气,还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让彼此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可是孩子不会,孩子之间的感觉是最纯粹的,不添加任何复杂的情绪。
他们会因为等来了好朋友而感到开心,也会因为好朋友和自我一齐玩而兴奋。换个角度想,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很单纯,只要自我开心就好。并且教师的陪伴也能够看出教师对孩子这一做法的尊重和理解,并没有阻止。
接下来辰辰等到南德了,他们俩一齐开心地在娃娃家工作,就在他们工作时,有几个小朋友“闯”了进来,辰辰立刻就说:“你们这些大坏蛋,来晚了,这是我们先拿到的。”
可见,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有“规则”、“排队”意识,并且孩子心里很清楚等待意识。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排队和等待。就经常看到的事情来说,成人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到了要付钱的时候,人很多,需要排队,可是很多成人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带着孩子插队,这样给到孩子的榜样就是我爸爸妈妈都插队了,我干嘛还要排队?
这样的事情就潜移默化影响到了孩子,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对于成人做的事,孩子会模仿,并且这会成为孩子的习惯,如果成人这个时候榜样作用没有做好的话,那么是直接影响到孩子。
当孩子长大后,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成人会去数落“你这孩子怎样这样”那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是为什么变成这样呢?有没有从自我身上找到原因呢?成人就如同一棵大树,孩子就是旁边的小树,需要我们细心去呵护,并一齐去成长。
《小人国》观后感11看过电影《小人国》吗?说是电影,其实是在北京巴学园实景拍摄的,应该算是纪录片吧。现谈一下我看完的感受:
1、班车上印着一句“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印象很深!是呀,鞋子只有适合脚,脚才会舒服,才会正常发育。如果鞋子不舒服,脚就会出现问题!
2、电影里的孩子没有惧怕。而我们的孩子,怕什么?怕老师批评,家长批评。正是因为怕批评才会守规矩!电影里的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勇于表达自己。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受大人的呵斥。但却要遵守规则、集体的规则。我们的孩子可以吗?他们由于怕受批评,而不愿流露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不要畏惧大人。但要遵守规则!
3、电影里有一个反思角,犯了错误的小朋友们就要坐到这里反思,这么大的幼儿能够真正反思吗?我想不会!只是通过和集体的隔离,使他懂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违反了规则。我想这个反思角我们可以借鉴!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三个个性小孩:最大的池亦洋,最小的锡坤,还有四岁的辰辰!巴学园老师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学习:
池亦洋,一个调皮捣蛋,有暴力行为,经常欺负小朋友的小男孩!曾经有一群家长要求池亦洋离开幼儿园,可是大李老师却说:“池亦洋确实有他自己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非常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在许多小男孩缺的一些品质—坚强、洒脱、敢作敢当、果敢……而且,他在小伙伴中也很具领导才能!我想这应该是老师对他的调皮捣蛋不打压的结果!后来在大李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的暴力行为少了很多!
锡坤,一个2岁处于探索期的小男孩!这时的他还未建立起规则。当他把球和许多鞋扔进垃圾筐时,老师对他并不是批评,而是旁观,直到他失去兴趣。当他把一筐珠子全都撒到地上时,老师对他并不是指责,而是陪他一筐一块探索,并引导他把珠子放到筐子里。我想这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是对他探索的兴趣保护、支持、引导。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发展。
辰辰,一个非常执着的四岁小女孩!他喜欢南德这个小男孩,每天比南德早到幼儿园,但都要站在教室门口等南德!从夏天、秋天、到下了大雪的冬天。哪怕感冒流鼻涕也要站在门口等南德,直到南德来;哪怕下大雪也要等南德来一块换鞋进教室!然而把学院的老师并没有干涉,强行让辰辰进教室。而是询问了辰辰地意见,尊重了她的选择!我想,辰辰收获的不止友谊、爱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她无比细腻的情感和耐心被很好的保护了!
巴学园的老师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同样也能!加油吧!
现向家长朋友们推荐一下。看完谈一下您的感受!